福建客家土楼是中国特有的山区民居建筑,它以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风格独特而闻名于世,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誉为“东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图为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土楼。
这是位于绿水青山之间的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书洋镇塔下村。2008年7月,福建土楼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现存福建的土楼有几万座,现在被列为旅游景区的土楼有两处,一处是位于龙岩市永定区的永定土楼,一处是漳州市南靖的南靖土楼。
这是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书洋镇上坂村田螺坑土楼群。圆形土楼是客家民居的典范,它就像地下冒出来的“蘑菇”,又如同自天而降的“飞碟”,曾被西方国家认为是我国的核反应堆和秘密导弹发射井;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
8月17日,游客在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书洋镇上坂村田螺坑土楼群参观。圆形土楼是客家人居住的典范民居。一座土楼就是一个小社会。客居异地的客家人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最大限度的自给自足,而土楼的结构及功能充分满足了这个小农经济的特色需要。
这是福建龙岩永定初溪土楼群。初溪土楼群是永定“三群两楼”中的一群,由五座圆楼和数十座方楼组成。初溪土楼群的楼名中间都带有一个“庆”字,以示人丁兴旺、万事如意。初溪土楼群建筑规模和建筑艺术营造的文化氛围为世界各地少见,展示了中国中原遗风和客家民风。
这是2020年9月23日,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华安景区的二宜楼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参观。二宜楼座落于福建省华安县仙都镇大地村,1740年始建,落成于1770年,前后建造30年,占地面积9300平方米,是福建省内同类建筑中单体最大的双环圆形土楼。
这是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土楼。土楼多具完善的防御功能。土楼从古代至解放前,是客家人自卫防御的坚固楼堡,土楼用土石夯筑,其外墙厚一至二米,牢固如石。土楼一、二层不开窗户,三、四层的外层开窗,除用于通风纳光外,也便于狙击入侵之敌。土楼最高层处设有瞭望台,以便了解敌情。
土楼的大门是用十厘米厚的杂木制成,外钉铁板,为防火攻,楼门上还装有防火水槽。坚固大门一关,土楼便成坚不可摧的堡垒。
南靖的田螺坑土楼群,可以说是福建土楼的代表作,由四座圆形土楼和一座方形土楼组成,被亲切地叫做“四菜一汤”,是游客到南靖旅游必去的景区。四菜一汤坐落于山间,生活恬淡安闲。方形的这座土楼叫做步云楼,圆形的四座土楼叫做和昌楼、振昌楼、瑞云楼和文昌楼,其中步云楼是最早建成的,建于清嘉庆元年。
这是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书洋镇上坂村田螺坑土楼群。土楼是客家人最具特色的民居,这些土楼通常是整个家族生活在一起,可以容纳几十到几百户人生活,土楼建造起来非常耗时,通常要几年到几十年时间才能建成,土墙厚而坚实。
8月17日,游客在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书洋镇塔下村游览。 福建土楼由于其独特性而又美观实用,已经成为当地最具吸引力的旅游景区。
8月17日,在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书洋镇官洋村附近的云水谣景区,村民在路边休憩。
8月17日,在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书洋镇官洋村附近的云水谣景区,学生和游客在榕树下写生。
8月17日,游客在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书洋镇官洋村附近的云水谣景区游览。
评论暂时关闭,登录 后进行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