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中国最后消除奴隶制的地区之一,当地少数民族被称为“直过民族”。加之交通不便、气候恶劣等各种因素交织,凉山州17个县市中一度有11个县为深度贫困县,贫困人口达97万人。图为处于美姑河大峡谷断坎岩肩斜台地的“悬崖村”。
据中国媒体报道,2020年11月,中国四川政府批准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昭觉县、美姑县等7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被称为“中国最贫困角落”之一的四川大凉山整体摆脱贫困。
2021年10月9日,大凉山县城易地扶贫安置点。
2021年10月9日,大凉山县城易地扶贫安置点学校。
藤梯曾是大凉山悬崖村的标志,一根藤梯攀附在悬崖边,当地村民从山下到山上需要借助藤梯攀爬800米的悬崖。这就是村民们上山下山唯一的道路。
为解决村民出行、孩子上学的难题,当地政府投入300多万元,建起了一条2556级台阶的“钢梯路”,从山下直达山上。
2020年5月13日,悬崖村勒尔社,村民某色达体在搬家前打理头发。
某色达体和妻子巴科阿里搬进了县城的新家,他们5口人分得使用面积为100平方米三室一厅的住房。
2020年5月14日,某色伍哈(右二)在昭觉县城的新家及和家人合影。
2020年5月11日,在“悬崖村”勒尔社,某色伍作、某色伍勤、某色伍且和父亲在老房子留影。
2020年5月14日,入住新房的“悬崖村”村民某色伍哈。
2016年5月13日,在悬崖村勒尔社,某色阿且下山赶集,他用绳子拴着两只鸡挂在肩上,因为道路不便,村民种植的土特产和养殖的牲口很难运到山下。
2020年5月13日,吉克比古和妻子地木子阿木以及两个孙子在昭觉县城的新家合影。特土社作为地质灾害重灾区,被纳入整体搬迁。
2016年6月5日,吉克比古和妻子地木子阿木站在被崩塌的山体巨石砸坏的家前。
2020年5月14日,在昭觉县城的新家,某色阿且整理新装准备拍照。
2016年6月5日,在悬崖村勒尔社,某色伍哈背着沉重的玉米在路边休息。
2020年5月14日,阿子日哈某在昭觉县城的新家,她说,新房子好,她像是做了一场梦。
2020年4月29日,在悬崖村勒尔社,阿子日哈某在自己的家门前。
2020年5月15日,在昭觉县精准扶贫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沐恩邸社区,14岁的吉克史洛搬进新家,她好奇地看完所有房间和设施后,走到阳台打量周围环境。
2019年8月1日,13岁的吉克史洛从地里背回50多斤重的四季豆,叔叔帮她卸下。虽然身有残疾,做同样的农活会比其他同龄孩子费力许多,但是吉克史洛五岁便学会了洗衣、做饭、挖土豆、收割四季豆等劳动技能。
2020年5月15日,搬进昭觉县城的新家后,吉克石里在属于自己的房间里起舞,当天,她的新床和新衣柜填充了这个房间。
2019年8月,9岁的吉克石里在家门口抱着一把放羊时摘的花。
2020年5月16日,俄地有三在昭觉县城的新家里。他说,自己很怀念“悬崖村”,他会在放假的时候回去玩。他觉得在县城里住的房子好、上学更方便,还有他最爱的篮球场。
评论暂时关闭,登录 后进行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