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时节,在西藏拉萨市林周县境内越冬的黑颈鹤开始为飞往藏北高原产蛋做准备。黑颈鹤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黑颈鹤,别称高原鹤、藏鹤、雁鹅等,是世界上唯一的一种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类。1876年,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第一次在中国青海湖发现黑颈鹤,这是全球发现得最晚的一种鹤类,使世界鹤类总数达到15种。
黑颈鹤名列中国98种特有鸟类中的第26号,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和国际鸟类红皮书把黑颈鹤定为全球急需拯救的鸟类。
据报道,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实施生态建设工程,黑颈鹤数量逐年递增,目前西藏黑颈鹤数量超过万只。
黑颈鹤分布区域狭窄,在中国,黑颈鹤只生存在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黑颈鹤分布范围北起新疆的阿尔金山,延伸到甘肃的祁连山,南至西藏的喜马拉雅山北坡和云南的横断山,西起喀喇昆仑山,东至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甘肃,青海和四川交界的松潘草地及云南与贵州交界的乌蒙山。
黑颈鹤为大型飞行涉禽,具有足长、喙长、颈长的典型涉禽类特征。成年黑鹤颈体重在5至7公斤之间,体长1.14到1.5米。
黑颈鹤的体羽为灰白色,头顶皮肤血红色,并布有稀疏发状羽。除眼后和眼下方具一小白色或灰白色斑外,头的其余部分和颈的上部约2/3为黑色,故称黑颈鹤。
评论暂时关闭,登录 后进行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