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2日,2021届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在中国贵州省贵阳市开幕,中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对中国贵州省的生态治理成果给与了肯定,称贵州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一个缩影。
作为中国西部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把“大生态”战略作为该省发展的主战略。通过绿色贵州建设,国土绿化工作,近五年间,贵州年均完成营造林面积420万亩以上,森林面积持续增加,森林覆盖率每年增加一个以上百分点。图为贵阳市观山湖公园。
在水域的治理上,贵州付诸行动。2020年贵州省的水质总体为优良,主要河流水质状况为“优”。图为中国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公园。
观山湖公园的水面倒映出蓝天白云。
贵州省荔波县的小七孔以水质清澈而闻名,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引游客争相前往。
远眺贵州荔波小七孔,碧绿色的潭,葱郁的树,几座小亭,勾勒成一幅画卷。
荔波小七孔的小瀑布倾流而下。
俯瞰贵州荔波小七孔景区,树木翠绿茂盛,水流清澈如镜。
位于贵州省毕节市的草海,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是一个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面积约为46平方公里,是黑颈鹤等228种鸟类越冬的中途休息地。
天气晴朗,碧空如洗,呈现出一幅美丽的夏日画卷。
在合理的开发之下,草海成为了观鸟天堂,每年候鸟迁徙时候都会引来游客观看。
贵州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注重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数据显示2020年贵州的物种数量高达24547种,居中国前列。图为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天星乡林区的鹭群。
牛背鹭(左一)和白鹭贵在树梢头展翅。
岑巩县天星乡林区和生态湿地逐渐成为白鹭、噪鹃、草鹭、牛背鹭等各种珍稀鸟类理想的觅食、繁衍和栖息之地。图为岑巩县天星乡林区的画眉蛋。
在贵州省毕节市的在乌蒙山腹地,种植着万亩高山茶。
农民们采收茶青。
评论暂时关闭,登录 后进行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