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上午,随着500吨级“航电1号”货船顺利通过三级升船机,标志着中国贵州省遵义市乌江构皮滩水电站通航工程完成全线集控过标船测试,正式投入试运行。构皮滩通航工程线路总长2306米。最高通航水头199米,设计代表船型为500吨级机动驳。
构皮滩通航工程位于中国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根据构皮滩水电站通航工程的技术特点、自然条件和建设要求,相关方面采用三级垂直升船机方式,由上下游引航道、三级垂直升船机和两级中间渠道组成。第一、三级采用船厢下水式垂直升船机,第二级采用全平衡式垂直升船机。
因构皮滩水电站通航工程规模宏大,建设难度举世罕见,该工程也创造了六项“世界之最”:中外首座采用三级升船机方案的通航建筑物;世界上通航水头最高的通航建筑物;世界上提升高度最大的垂直升船机;中国规模最大、提升力最大的下水式升船机;中外首次采用隧洞穿越山体方案;中国规模最大的通航渡槽。
乌江,全长1037公里,是长江上游南岸最大的支流,也是贵州连接长江经济带、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的主要出省“黄金水道”。其中,乌江渡至涪陵595公里为中国国家规划高等级航道,航段内共有6级水电站,贵州境内有构皮滩、思林、沙沱3级。下游的思林、沙沱水电站通航工程已于2017年建成投运。
构皮滩电站通航工程的建成,标志着乌江梯级水电开发中的3个电站通航工程全面完成。图为6月22日,500吨级标船在下游引航道等待进行测试。
500吨级船舶可将物资从贵阳市开阳县码头,一船通达重庆市涪陵区进入长江,将极大增加乌江航运的辐射能力,发挥乌江作为贵州省交通水运出省通江达海的主要通道作用。图为6月22日,500吨级标船从下游引航道驶入第三级承船厢。
构皮滩通航工程建成后,可实现朝发贵州省余庆县,暮宿重庆市涪陵区,为余庆融入成渝经济圈、跨入长江经济带提供了水运黄金通道。图为6月22日,500吨级标船从下游引航道驶入第三级承船厢。
贵州省地方海事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吴鹏表示,以一艘500吨级的货船为例,构皮滩水电站通航工程正式投入后,从贵州乌江渡至重庆白涪陵实现500吨级船舶一船直达,较原来的翻坝运输方式,货物运输上将节约1至2天,运输成本上将节约2万至2.5万元。图为6月22日,500吨级标船顺利通过三级承船厢,成功驶入库区。
6月22日,500吨级标船通过第三级承船厢上行。
构皮滩水电站通航工程于2012年全程开工建设,在施工过程中克服了地质复杂、设备制造和安装调试技术难度大等困难,历时10年完成了施工任务。
6月22日,500吨级标船通过中间渠道驶入第二级承船厢。
据悉,贵州省规划的五条水运出省通道分别涉及下游的四川、重庆、湖南、广西等省(区、市)。通过水运三年大会战,贵州已与周边邻省(区、市)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基本形成上下游共同推进水运通道建设的良好局面。
6月22日,500吨级标船通过中间渠道驶向上游第一级承船厢。
评论暂时关闭,登录 后进行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