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中国福建省武夷山风景区九曲溪上游生态保护区的北部。公园保存着世界同纬度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被誉为“蛇的王国”“鸟的天堂”“昆虫世界”“世界生物模式标本产地”“研究亚洲两栖爬行动物的钥匙”。图为武夷山国家公园腹地的原始森林。
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自2021年以来,武夷山国家公园全面启动生物资源本底调查,以进一步摸清生物资源本底,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
5月16日,武夷山国家公园两栖爬行类专项科考队员前往挂墩村附近山林进行生物资源本底调查。
5月16日,两栖爬行类专项科考队员傍晚冒雨采集生物样本。
5月16日,两栖爬行类专项科考队员夜晚在武夷山国家公园桐木村附近调查时采集蛇类样本。
5月16日,两栖爬行类专项科考队员发现一只黄链蛇。
5月16日,两栖爬行类专项科考队员夜晚在武夷山国家公园桐木村附近调查时采集路上死亡小蛇的组织样本。
5月17日,中国华南农业大学昆虫学系教师、博士生导师王敏(左一)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大竹岚向昆虫专项科考队员介绍该地区昆虫种类。
5月17日,昆虫专项科考队员进入武夷山国家公园大竹岚。
5月17日,华南农业大学昆虫学系教师、博士生导师王敏(右)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大竹岚带领昆虫专项科考队员开展调查。
5月17日,昆虫专项科考队员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大竹岚进行生物资源本底调查。
5月16日,昆虫专项科考队员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内采集昆虫样本。
5月17日,昆虫专项科考队员展示发现的苎麻珍蝶蛹。
5月18日,几只飞蛾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建筑墙壁上停留。
5月17日晚,昆虫专项科考队员在武夷山国家公园生物资源本底调查时收集灯光诱捕的飞蛾标本。
5月17日,华南农业大学昆虫学系教师、博士生导师王敏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大竹岚调查时寻觅昆虫踪影。
5月16日,武夷山国家公园两栖爬行类专项科考队员展示在挂墩村附近山林发现的武夷湍蛙。
5月16日,武夷山国家公园几只野生藏酋猴在桥头停留。
5月16日,武夷山国家公园一只野生藏酋猴抱着小宝宝在桥头停留。
5月16日,武夷山国家公园一只野生藏酋猴向远处张望。
5月17日,武夷山国家公园内一只芫青虫停留在叶片上。
5月16日,武夷山国家公园桐木村附近山林中一只颈棱蛇在草间停留。
5月17日,武夷山国家公园内一只叶蝉停留在叶片上。
5月16日,一只福建大头蛙在武夷山国家公园挂墩村附近山林中栖息。
5月17日,武夷山国家公园内一只蜉蝣停留在桐木村墙外。
5月17日,一只竹叶青蛇停留在岩石上。
5月17日,一只无毒的福建钝头蛇在女孩手间爬行。
5月17日,研究员介绍发现的丽棘蜥。
5月17日,两栖爬行类专项科考队员展示红吸盘棱皮树蛙。
5月17日,参加生物资源本底调查的两栖爬行类、昆虫类科考队员与武夷山国家公园工作人员合影。
评论暂时关闭,登录 后进行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