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中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弥勒市是全世界唯一一个与佛同名的城市,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弥勒市是“接轨滇中、连接两广”重要枢纽,是“出境入海、辐射东盟”的重要节点。在这个50多万人的小城里,弥勒人生息繁衍几千年,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
虽然与笑口常开的弥勒佛同名,但弥勒小城的最初,却并不是因佛而得名。弥勒,其实是木勒,是一位彝族大将军的名字,他建的土城叫木勒寨。木勒的部落以现在彝族阿细人为主,几经演变,成了现在的弥勒。很多人眼中,作为一座与佛同名的城市,更多的应该是端庄与神圣。但实际上,弥勒这座城市充满了年轻与活力。
到弥勒,一定要游湖泉生态园。天人合一的湖泉生态园,有着大自然的无限风光,更可以体验夕阳下漫步沙滩的浪漫。
湖泉生态园是昆明的“后花园”,花香鸟鸣弥漫在清澈的空气中。一步一景,亦幻亦真。
到弥勒必拜大佛,拜佛须登1999级石台阶。世界上最大的弥勒佛雕像,就在锦屏山。
锦屏山既似一道巨大的屏风,又像一尊景自天成的弥勒佛。由一道直线而上的天梯上山,景区内钟灵毓秀、气势磅礴。弥勒寺在半山腰处,红墙黄瓦,青烟袅袅。作为滇东南最为著名的佛教胜地,曲径通幽处,云烟弥漫。
弥勒市太平湖森林公园的风景里少不了一种元素,那就是花。大量的花变成了海,绿树红花交织一起,在蓝天映衬下尽显别样美丽。
太平湖森林公园蜿蜒起伏的山峦上优雅知性的绽放着各种鲜花。漫步其中,呼吸着花海散发的阵阵花香,倾听躺着的大地艺术讲述小城故事。
太平湖森林公园里,国际大地艺术家斯坦·赫德先生(Stan Herd)的亚州首秀作品《年轻的中国女性》做为大地艺术景观呈现 。
距弥勒高铁站40分钟车程的弥勒东风韵,因为硕大红色巢穴建筑,而爆红网络。它被誉为“中国第一魔幻小镇”,这支用红砖砌起来的建筑狂想曲,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建筑群。
古老的庄园城墙,周围高大的绿色植被和宁静的湖水,让人误以为进入了欧洲中世纪的古老庄园。
造型颇具艺术感,再加上周围美丽的自然环境,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的西方童话世界,因此也被誉为“东方摩洛哥”。
红砖砌成的万花筒艺术馆是这里最早的建筑。不规则的外观充满异域风情,并且建造时,完全是用当地烧制的红砖堆砌而成,没用任何钉子或钢筋。更神奇的是这个建筑连设计图纸都没有,如蚂蚁筑巢一样,随心而造。
东方韵一半是建筑,另一半则是薰衣草花海。大片的薰衣草自下而上遍布山坡,花、湖相映,在太阳下,形成一片极美的画面。
可邑小镇以水为邻,借山而居,是彝族阿细支人心目中的“吉祥之地”。这里古树参天,青山环抱,是当地彝族人民居住的地方。
可邑小镇上随处可见充满民族特色的精美壁画,自成一道风景。
弥勒市的红河水乡旅游综合体风景秀丽。
弥勒市甸溪河湿地公园,流水潺潺、绿树苍翠挺拔、各种花草色彩斑斓,呈现出一幅天然的美丽画卷,仿佛人间仙境。甸溪河是珠江源头南盘江的支流,被誉为弥勒人的“母亲河”。
弥勒市居住着二千多口阿细人,阿细人是彝族的一个分支。
阿细祭火节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三,在云南弥勒市西一镇红万村,彝族阿细人都要举行隆重而精彩的回归自然,如癫似狂,视火为万物之灵的神秘庆典。这祭火神节是祖辈留传下来的古老传统,相传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堪称“东方狂欢节”。
云南弥勒市红万村老人们用石磨研磨玉米。这一天是阿细人的祭火节,村民们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庆祝自己的节日。
云南弥勒市红万村,村民们保留了原生态的生活方式。
弥勒东风机场位于弥勒市东风农场东南侧,北距弥勒市中心约14.7千米,飞行区等级指标为2B,属A1类跑道型通用机场。
评论暂时关闭,登录 后进行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