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中国太行山深处的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路罗镇英谈村,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现有保存完好的67处古宅,带有鲜明的明清时期太行建筑风格。
近年来,当地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古村落保护相结合,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古村落进行修复,并依托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发展古村落民俗旅游业。
英谈村是在唐末黄巢农民起义军的营盘上建筑,明代“靖康之难”的移民中逐渐兴盛发展起来的传统村落。
英谈村是中国发现保存最完好的北方古石寨之一,是研究明清冀南太行山东麓地区风土人情的重要历史遗迹,是集堂院文化、河桥文化、抗战文化为一体的太行山区红石寨,素有“江北第一古石寨”之称。
英谈村由三个自然村组成。其中后英谈为中国传统村落核心保护区。核心区村落格局有“街北9条巷,街南三关六字街”之说。所指,全村有9条长短不等的小巷,各宽在1米至1.5米宽之间,路面全为红石铺设。
英谈村整座村落每一条街、每一条巷的两端都有出口,都可以相互贯通,可谓四通八达。英谈村古人之所以如此修建街巷,为的就是提防一但有歹人或兵匪侵袭,村子里住着的每家每户都可以通过各条街巷随时逃脱,保全性命。
英谈村四周建有约两千米红石寨墙,将村庄与山野分隔开来。一是可以防御兵匪入侵,骚扰百姓;二是村民可以凭借坚固寨墙工事,敌抗来犯之敌。
另外,村子西、南、东、北四寨墙上建筑着四座寨门。
村民走在英谈村的乡间小路上。
评论暂时关闭,登录 后进行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