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汽车依赖现象根植于百年政策扶持与利益集团推动,其本质是系统性偏袒而非单纯的文化偏好。20世纪初,汽车利益集团通过郊区化政策、强制停车规定及宽松交通法规,逐步瓦解了以公交和步行为核心的城市结构,并通过1956年《联邦公路法案》将公路网络扩张合法化。如今,70%的美国人自驾上班,仅3.5%使用公共交通,但汽车享有全方位补贴:法律强制建筑附带车位、财政每年投入数千亿美元维护公路,而行人死亡率、拥堵成本及城市宜居性下降等社会代价日益凸显。近年改革尝试如拥堵收费、电动自行车推广及步行友好城市建设虽引发争议,却为多元化出行提供了可能。然而,中产阶级仍困于高房价与通勤压力,郊区化惯性未消,系统性矛盾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