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研究种姓制度的中国人,我有一些问题想问你们
As a Chinese studying Caste System, I come up with some questions
译文简介
脱离印度教是否有助于减少歧视,还是说其他宗教中也存在种姓制度?
正文翻译
As a Chinese studying Caste System, I come up with some questions
作为一个研究种姓制度的中国人,我有一些问题想问你们
作为一个研究种姓制度的中国人,我有一些问题想问你们
评论翻译
很赞 ( 4 )
收藏
1. 脱离印度教是否有助于减少歧视,还是说其他宗教中也存在种姓制度? 2. 除了传统上固有的工作外,现代婆罗门有哪些常见的工作?来自红色家庭的中国孩子,相当于中国的婆罗门,如果不走军事和政治的路的话,喜欢金融和艺术行业。不知道印度的婆罗门是什么样子的。 3. 作为一个贱民或OBC(社会和教育落后阶层),你是一个爱国者吗?考虑到边境冲突和其他一些问题,这可能很敏感,但我真的很好奇,因为中国的穷人存在严重的两极化。一半人赞同政府说的任何话,而另一半人则赞美西方,嘲笑政府和社会,基本上反对一切宣传。作为一个非婆罗门的普通平民,忍受着低收入和高生活成本,我觉得爱国是愚蠢的。
severedfromreality Most of the Brahmins are into STEM field other than the traditional occupation of a pandit etc. Education is given very high importance. This is because the current generation of Brahmins are not the first generation to have education. The parents and grand parents mostly have good education and only thing they have in mind is to provide a good education.
大多数婆罗门都进入了STEM(理工科)领域,而不是传统的pandit(博学家,梵学家)等职业。教育非常重要。这是因为当代的婆罗门并不是第一代接受教育的。父母和祖父母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唯一关心的就是提供良好的教育。
现代婆罗门将教育视为积累财富的一种手段,因为传统上他们不是土地所有者或商人——他们没有世代相传的财富。他们有识字能力和对教育的适度尊重
不是达利特或obc,所以无法做出太多评论,但据我所知,其他宗教也存在对低种姓皈依者的歧视。因为它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希望其他人能回答您的问题。
婆罗门显然是从事高薪工作的成功种姓之一。
所以呢?
当然了,因为他们世代受到教育!在其他种姓中,人们可能仍然是第一代或第二代接受适当教育的人。 如果你的父亲有一份高薪工作,那么你也更有可能有一份高薪工作。
好奇.. 你为什么研究种姓制度?中国有吗?
原创翻译:龙腾网 https://www.ltaaa.cn 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们没有,但种姓制度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富人不时剥削穷人,与种姓制度没有太大区别
在中国能上Reddit? PapaPomegranate no, but I'm glad they didn't ban VPN
不能,但我很高兴他们没有禁止梯子
也许他们出于好奇正在研究印度。
中国人一直要求研究感兴趣的国家及其文化等作为其外交政策的重点。
“来自红色背景家庭的中国孩子,等同于中国的婆罗门” 这是完全错误的套用(主要是因为即使用类比术语来理解它也会产生误导性的思维模型)。 地球上没有任何地方有类似种姓制度的东西。没有。 种姓制度是阶级制度的一种特殊形式,与劳动/工作、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等没有关系。它是一种基于血缘/血统的制度,产生于极端的内婚制(内婚制是一种约束男女必须在某一特定社会阶层以内,或某社会团体中,或宗族内,或家庭内,选择配偶的婚姻制度)。
人口遗传学证明了这一点。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人口实际上是非常同质的。甚至中国国内的许多人都不知道这一点。这是因为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比南亚更多的人口混合事件。
种姓制度不仅比国家/政治/王朝更强大,甚至比宗教更强大(因此你的第一个问题已经得到了答案)。 甚至目前的印度国家(印度共和国)也没有强大到足以根除种姓制度,它只是通过平权行动来管理种姓制度,但效果不尽如人意,这就像在多处断肢级别的大伤口上贴上创可贴。 “作为一个贱民或OBC,你是一个爱国者吗?” 这个问题也可以用于古代。 最重要的两个种姓(婆罗门+拥有政治和军事控制权的战士/国王)在南亚的任何地方都不占多数。
这意味着低种姓一直是南亚的多数,但从未发生过改变种姓等级制度的大规模革命(尽管低种姓国王/王朝在某些地区偶尔会出现,但他们一旦上台就表现得像普通王朝)。 这表明,种姓制度赖以生存的第二个基础(如前所述第一个基础是血缘/血统)是意识形态支持下的结构(哲学、宗教、教条、精神著作、大师网络,等等)。 整个人口总是一代又一代地被洗脑,不断接受他们的地位就是他们所拥有的,他们只需要在这一生中与之共存。
这就是为什么没有来自低种姓的革命,也就是说,它是由低种姓自己内部控制的。 而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印度的轮回神话的哲学模因(也是“meme”这个词的原始含义)。 这就是教条在历史背景下的作用,低等种姓或生活不顺的人可以令人信服地自欺欺人,因为轮回的教条给了他们安慰,认为下一世会不同,会更好。
这在现代印度甚至有溢出效应。即使在今天的公众认知调查中,关于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印度与中国并列榜首,而且印度自独立以来,尽管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状况不佳,但几十年来一直有这种动力。 人民的乐观精神可以由这种文化层面的遗产/传统解释,它是印度文明结构的一部分。如果这种生活很艰难/糟糕,那就继续吧,反正下一次会更好。 只要印度的内婚率不低于40-50%,它就永远不会成为一个世界级的大国。这是生物范式和上限。当一个人类群体通过削减其最大的资产--人力资本来破坏自己的集体潜力时,它就无法发挥其作用。
1. 种姓制度甚至存在于其他宗教中。例如,在泰米尔纳德邦的基督教徒有种姓。 2. 爱国主义和沙文主义之间是有区别的。爱国主义存在于所有印度人之中,不分种姓、宗教、地区。我愿意相信我们大多数人首先把自己看作是印度人。 当然,印度内部也有无数基于宗教、种姓、地区等的争斗。但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爱国(而不是沙文主义),爱我们的国家。批评政府并不被视为不爱国(当然,在目前的环境下,你会得到相反的论点,这些论点来自数量巨大的政党追随者)。我们是一个民主国家,与中国不同。在中国,也许批评政府等于批评国家;在印度,当权的政党会被批评。同样,如今强硬的政党追随者可能对此有不同意见。
我认为一个人可以爱或恨他的国家,不管政治如何。我的意思是,人们有没有想过,“他妈的,为什么我是个达利特,为什么种姓主义存在,为什么我会出生在印度而受苦”,诸如此类的问题。
这么说吧,假设你问某人你更愿意在美国出生还是在英国生活,很多人的回答是肯定的。在美国和英国这样的富裕发达国家做一个公民更好吗?当然如此。但这是否意味着这里的人讨厌印度?我想,不是。这并不是说人们可以选择他们想要出生的国家。我们是一个完美的国家吗?答案是不。我们是否走在经济上变得更好的正确道路上?我想,是的。 至于你对边缘化种姓的评论:教育系统中存在一些保留名额,这使得以前被边缘化的种姓有机会进入国家的顶级学院。
你可能会感到惊讶,有相当多的人(至少在印度城市)属于一些以前被边缘化的种姓,他们在城市拥有非常大的房子、大片土地、奢侈的生活方式、多辆汽车,而且仍然可以利用他们的种姓让他们的孩子进入顶尖大学,这就是为什么“普通”人(不属于以前被边缘化的种姓)讨厌保留制度的原因。而在另一端,城市中会有许多拥有小房子、普通生活方式等的“普通”种姓人口。
在我看来一种更好的保留政策是引入纯粹基于收入的保留,但这会引起上述(以前被边缘化的种姓)社区的强烈反对。这里发生的事情是,那些应该得到照顾的人(仍然被边缘化的人,尤其是在印度农村地区)无法充分利用保留政策。 然而,我认为印度农村的种姓制度(也许已经比以前弱了)仍然很强大(不确定,因为对我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发表评论是不适当的)。
每一种歧视都是一个分形系统。即使在婆罗门中,也有较高的婆罗门和较低的婆罗门,而在较低的种姓中,也有较高的和较低的种姓。 这是一件非常人性化的事情,所有的等级制度都会发展出内部等级制度。
(印度的)伊斯兰教、基督教和锡克教都有很强的种姓习俗,尽管它们在平等承诺下吸引了很多追随者。 在锡克教中,低种姓锡克教徒甚至有不同的gurudwaras(注:锡克教徒集会和礼拜的地方)。
1. 是的,它的影响最小化了,但仍然存在。我们有达利特基督徒,达利特穆斯林,89%的佛教徒是达利特人。 2. 现代婆罗门做的常见工作是在服务行业,主要是教学岗位,如大学教授和学校教师,或传统的牧师工作。这些工作大多在私营部门 3. 我不是达利特或OBC,但他们是爱国者。爱国主义来自于归属感,达利特获得了大量的国家支持。OBC得到的支持较少,但一些OBC里的主导种姓拥有土地。 “作为一个非婆罗门的普通平民,承受着低收入和高生活成本,我觉得爱国是愚蠢的。” 我认识的大多数婆罗门都是中产阶级,从事服务工作,很少有人拥有世代相传的财富。 我有一个问题,在中国是否有类似平权行动或保留/配额制度的东西?其他民族有平权行动吗?你们这些人是如何看待任人唯贤的?“功绩”在印度是一种侮辱 我对中国人取得的增长印象深刻
1. 是的,有的。中国有56个民族,例如穆斯林和WWE族,其中汉族是主导群体。我不知道其他社会福利部门的情况,但就教育而言,除汉族以外的所有民族都被归类为少数民族,他们的孩子在高考(本科入学考试)中获得加分。 2. 请放心.....我们的政治大多是世袭的....。你自己看。增长只是一个泡沫,随时都可能破灭。所有这些都是因为一个人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任人唯贤是亚洲人甜蜜的梦想,甚至连日本和韩国都无法实现。
没错,但帮你补充一点背景,汉族占中国的92%? 我不认为有任何民族/国家身份(如古吉拉特人、泰米尔人等)能接近92%。 这使得印度的政治环境更加分散和异质化。
“在中国是否有类似平权行动或保留/配额制度的东西” 我指的是教育和工作中的精英统治。我对政治最不感兴趣。 比如我入学考试考了某个档次,属于一般类。我大学里的达利特分数比我低6倍也被录取了,OBC比我低1.5倍也被录取了。这就是保留政策,它发生在教育和工作中。有很多明明分很低但仍然找到工作的奇怪案例。比如最近奥里萨邦的教师招聘考录取了一个属于保留类别里的,满分 100 分考了2.5分,平均分为 64分。
请澄清一下... “我的大学里的达利特人的分数比我低6倍,但仍然被录取了,OBC的分数比我低1.5倍,但仍然被录取了。” 这些达利特和OBC的考生是否都在相互串通,试着用尽可能少的分数去通过分数线? 换个问法,你是觉得在你的大学里获得名额的达利特或OBC根本没有动力去获得尽可能高的分数,因为他/她知道他们社区里没有其他人在努力获得尽可能高的分数?
“都是因为一个人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却依然执着于台湾
大多数 OBC 种姓都拥有土地。一些 OBC 种姓拥有的土地较少。
印度人没有意识到的是,除非并且直到印度克服种姓制度,否则整个印度,尤其是印度婆罗门,都被视为低等文明的一部分。这一点我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印度的社会不公正问题将来到明面上。这只是时间问题。在美国,非裔美国人一直在努力获得平等的机会。它花了一个世纪的时间,并且断断续续地发生了暴力事件。美国不是一个像印度似的高压锅,这个国家适应得很快。在印度,这将悲哀地意味着一场血腥而漫长的种姓战争。这个过程将把印度人的旧思想掉,最终将沿着成为现代文明国家的道路前进。
爱国不分人 我是来自哈里亚纳邦的OBC,这里的种姓制度很强大 但至少90%的人是爱国的
我的一位婆罗门朋友是一名财务人员,但我认为现在他们没有任何共同的职业。我见过一个人当老师等等。
原创翻译:龙腾网 https://www.ltaaa.cn 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是个婆罗门并且穷得要命
1. 据我所知,种姓制度是印度教独有的,至少在其他宗教中没有那么严重,因为我没有听说过。不过,在其他宗教中可能还有其他形式的歧视。
2. 这要看婆罗门是来自哪里。如果他们来自农村,他们可能会像他们的家人一样在寺庙里工作,成为一名祭司。如果他们来自城市,教育被赋予更多的重要性,他们被期望进入科学、技术、数学等任一领域。但后者对大多数城市人来说都是如此。工程和医学领域是人们普遍追求的。
3. 我是一个婆罗门印度教徒。但我并不关心我的种姓或我的宗教。而且如果硬要说的话,我是一个无神论者,但我不能正式这么称呼自己,因为在印度没有无神论者这个选项。我爱我的国家的传统。我爱它深厚而丰富的文化。但我不爱国。至少现在不,在看到这个国家目前当权的政府积极地试图推广印度教的状态后。宪法本身就指出印度应该是世俗的。
原创翻译:龙腾网 https://www.ltaaa.cn 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是OBC,我的家庭经济稳定,我们并不富裕,但属于中产阶级,因为我的父母都有政府工作。我的家人无法享受保留优惠。我个人至少在孟买从未遇到过任何与种姓有关的歧视。谈到爱国主义,许多来自obc种姓的人加入了印度军队,所以我们和其他印度人一样爱国。
1. 很大程度不会... 2. 根据印度规范,从“最低”到“最高”。这是因为总的来说(除了“现代”工作,如办公室工作、政府工作、IT等)......职业与种姓有关...... 3. 我猜他们是爱国的......因为他们无处可去,有钱人可以咆哮着说这个地方很糟透了,我要去哪哪哪,并且真的去了。而这些人办不到。对他们来说,这可以是一个对国家持悲观态度的借口,但它仍然是家。
原创翻译:龙腾网 https://www.ltaaa.cn 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是婆罗门,所以我会对第二个问题作出评论。我的大多数家庭或种姓成员都从事普通工作,例如服务业、商业、STEM领域(例如工程师或医生)、律师以及教育领域(例如教学)。在农业领域并不常见。少数是牧师。 婆罗门家庭非常重视教育,从我们小时候起就被教导要取得任何成就的唯一途径就是成为学业上的佼佼者,并将其与保留政策相结合,所以你会发现大多数中产阶级婆罗门都在政府部门工作。
良好的教育和受社会尊重的工作可以代代相传,我们有句话说,龙生龙,鼠生鼠
并不总是如此,我的祖父母来自农业背景和农村贫困家庭。我的爷爷投资于学习,而我的母亲是一名教师,所以她自然而然地强调这一点,如果你问我的话,我会觉得强调得有点太过分了。但教育是我们跨越贫困线所必须的。政府不会帮助我们,而由于保留政策,唯一的方式就是成为学术界的佼佼者。现在我要被点踩了,但有时我确实希望我不是生来就是婆罗门。即使是我第12名,高于97.8%的人,也不足以让我进入我选择的大学。
是的,我能感受你的痛苦,印度要彻底消除种姓主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悲的是,上层种姓因为保留政策失去的一切,都是必须要做出的牺牲。为祖先的罪恶付出代价是愚蠢的,但它就是这样。
我同意你的观点。但我希望有一些其他的解决方法,因为这往往会导致之前没有的怨恨。
你可以注意到,几乎所有在这里发帖的评论者都来自上层种姓,似乎没有人代表贱民和部落。这本身就说明了物质条件是如何随着种姓结构的变化而明显恶化的。
原创翻译:龙腾网 https://www.ltaaa.cn 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有不少朋友来自OBC类别,他们自豪地提到,不想提及是哪个社区,因为我不想给他们拉仇恨。他们在首都直辖区有巨大的房子,多辆汽车,如丰田穿越者,多块土地,过着奢侈的生活,而其他人(普通种姓类别)只有一个小公寓,等等。 像他们这样的富人进入大学的分数比相对贫穷的普通类别的人要低得多,这怎么能公平呢?你觉得只基于收入水平而不是基于任何种姓的保留政策怎么样? 我想听听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社会资本存在于上层种姓社区,无论其阶级地位如何。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社区即使在经济和教育上很富裕,也无法克服系统性歧视。比如不能在好的地方租房或买房,因为拥有最高政治支持的上层种姓的房东和建筑商会把特定的种姓和宗教以外的人拒之门外。而通常情况下,发展只集中在这些地方。如良好的道路、体面的水和电力供应,以及重要机构之间的舒适距离。有些社区要走几个小时才能到达学院和公司,因为没有其他选择,因为这就是不受管制的自由市场所造成的。仅仅是住房因素就造成了一系列巨大的问题,我还可以就此基础上继续扩大。
另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是企业招聘时猖獗的种姓和宗教偏见,我记得最近有几个帖子和评论谈到招聘人员只是从申请人的名字中猜测其宗教和种姓就公开拒绝某些申请人。许多公司都是家族企业,所以这个问题似乎是那个问题的延伸。然后,即使在印度理工学院,也有带着有毒偏见的讲师系统地欺负学生。 所以你可以看到,如果把事情的解决方案归结为“纯粹的择优录取”,它只会以反乌托邦告终。这对你来说不是问题,你只需要努力工作。你的障碍仅仅是经济上的。 你自己的例子只是例外,而不是常态。甚至不是所有的OBC都有资格获得保留名额。OBC保留资格取决于各种因素,如各个邦、具体类别或子类别,以及保留配额的可用性。如果有极少数人最终利用了这一点,在一个腐败成风的地方,这只是正常现象。为了集体的长期利益,这是必要的牺牲。你的抱怨应该是针对政府没有建立更多的教育机构来容纳不断增长的人口。首先要废除种姓制度和种姓歧视。